時間:2017-10-11 14:03:51 編輯:本站整理 1695
瀘州老窖古老的名酒之一,不僅傳承著中國白酒文化,更是走出國門,讓更多國外人見識到中國酒的香醇。那么,瀘州老窖是濃香型還是醬香型?瀘州老窖是曲酒嗎?
瀘州老窖屬于濃香型的。
濃香型的酒(比較出名的):
五糧液、國館中國道、劍南春、瀘州老窖、洋河、蒙古王、河套老窖等。
醬香型的酒(比較出名的):
茅臺、郎酒、潭酒、五糧液的永福醬酒、沱牌舍得等。
所有的瀘州老窖酒都是曲酒,最出名的就是瀘州老窖的特曲,現在主線產品系列也分為國窖1573系列,特曲系列,頭曲系列,二曲系列。
瀘州老窖作為濃香鼻祖,制曲技術堪稱國內之最。
酒曲釀酒是中國釀酒的精華所在。酒曲中所生長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對霉菌的利用是中國人的一大發明創造。日本有位著名的微生物學家坂口謹一郎教授認為這甚至可與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相媲美,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古代人民所創立的方法將日益顯示其重要的作用。
酒曲的起源已不可考,關于酒曲的最早文字可能就是周朝著作《書經·說命篇》中的“若作酒醴,爾惟曲蘗”。從科學原理加以分析,酒曲實際上是從發霉的谷物演變來的。酒曲的生產技術在北魏時代的《齊民要術》中第一次得到全面總結,在宋代已達到極高的水平。主要表現在:酒曲品種齊全,工藝技術完善,酒曲尤其是南方的小曲糖化發酵力都很高。現代酒曲仍廣泛用于黃酒,白酒等的釀造。在生產技術上,由于對微生物及釀酒理論知識的掌握,酒曲的發展躍上了一個新臺階。
原始的酒曲是發霉或發芽的谷物,人們加以改良,就制成了適于釀酒的酒曲。由于所采用的原料及制作方法不同,生產地區的自然條件有異,酒曲的品種豐富多彩。大致在宋代,中國酒曲的種類和制造技術基本上定型。后世在此基礎上還有一些改進。
瀘州是一個典型的四川古城,恬靜地坐落在長江、沱江交匯處,盛產桂圓、荔枝,還有以釀造瀘州老窖聞名的糯紅高粱。這里終年雨水充沛,濕熱為主,特別有利于原糧發酵。
瀘州古稱江陽,釀酒歷史久遠,自古便享有“江陽古道多佳釀”的美譽。瀘州地區出土陶制飲酒角杯,系秦漢時期器物,可見秦漢已有釀酒。據《宋史》載,瀘州等地釀有小酒和大酒,“自春至秋,酤成即鬻,謂之小酒。臘釀蒸鬻,候夏而出,謂之大酒。”大酒系燒酒。詩人墨客留有贊酒詩文,黃庭堅曰:“江安食不足,江陽酒有余”。楊慎曰:“江陽酒熟花似錦,別后何人共醉狂”,又曰:“瀘州龍泉水,流出一池月。把杯抒情懷,橫舟自成趣。”
傳說,公元225年,諸葛亮屯軍瀘州古城江陽,適遇瘟疫流行。他叫人采集草藥百味,制成曲藥,用城南龍泉水釀制成酒,令軍民飲之以避瘟疫。
到了宋代,這里的釀酒業已經相當繁榮。瀘州老窖特曲始于明朝萬歷年間,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據記載,明末清初瀘州舒姓武舉舒家草,在陜西略陽擔任軍職,對當地曲酒十分欣賞,曾多方探求釀酒技藝和設備。清朝順治十四年(1657年),他解甲還鄉時,把當地的萬年酒母、曲藥、泥樣等材料用竹簍裝上,聘請當地技師,一起回到瀘州,在城南選擇了一塊泥質適合做酒窖的地方,恰好附近的“龍泉井”水清洌而甘甜,與窖泥相得益彰,于是開設酒坊,試制曲酒。這就是瀘州的第一個釀酒作坊——舒聚源。在舒家弟子的苦心經營下,“舒聚源”之名開始在西南地區聞名開來。清雍正七年,敗落的舒家第8代子弟將窖池賣給了瀘州第一釀酒世家——溫家,“舒聚源”就此更名為“溫永盛”。通過溫家歷代子孫的秘方研制,不間斷地培育老窖窖池,擴大經營規模,“溫永盛”老窖從此享譽神州,并最終走出國門。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