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9-17 10:28:56 編輯:本站整理 2560
梅干菜不單純的是一種蔬菜,而是一種用蔬菜加工后曬干的干菜,很多人都喜歡吃。那么,梅干菜用什么菜做的?紹興梅干菜的做法步驟有哪些?
梅干菜有芥菜干、油萊干、白菜干之別,多系居家自制,使菜葉晾干、堆黃,然后加鹽腌制,最后曬干裝裝壇。梅干菜是用莖用、葉用芥菜或雪里蕻腌制發酵后,再經曬干的成品。秋末冬初,菜園里的芥菜抽了苔,姆指粗細,頂帶花蕾,形如秋萄,脆嫩味甘。這時,摘下菜心,晾掛幾天。待葉子變軟時,放進盆里,撒上鹽,用手揉搓,等滲出一些菜汁時,便裝入陶甕,碼放一層撒一層鹽,裝滿后用芥菜葉或竹筍殼把甕口封嚴。過了十天半個月,取出曬干,便成職色澤金黃,咸酸味甘的梅干菜。
梅干菜的做法
1.將收獲后的鮮菜整理清洗后晾曬5天左右,放在蔭涼通風處堆放4一5天。
2.待菜葉成黃綠色,葉子變軟時,將干菜葉切成絲。
3.將干菜絲放進盆里,撒上鹽,用手揉搓,等滲出一些菜汁時,便裝入陶罐。
4.將裝滿菜絲后的陶罐封嚴,放在蔭涼處存放。
5.腌制半過月后,即可找開陶罐的封蓋,取出完成的梅干菜來食用,此時菜線便成職色澤金黃,咸酸味甘的梅干菜。
客家梅干菜
梅干菜是享譽海內外的一種客家鄉土菜。秋末冬初,菜園里的芥菜抽了苔,它拇指粗細,頂帶花蕾,形如秋萄,脆嫩味甘。這時,村婦摘下菜心(長約5寸左右),晾掛幾天。待葉子變軟時,放進盆里,撒上鹽,用手揉搓,待滲出一些汁液時,便裝入陶甕,碼放一層撒一層鹽,裝滿后用芥菜葉或竹筍殼把甕口封嚴。過了半月二十天,取出曬干,便成了色澤金黃,咸酸味甘,具有特殊香味的梅干菜。
浙江梅干菜
梅干菜是慈溪、余姚、紹興的著名特產,生產歷史悠久。慈溪、余姚、紹興人家普遍自腌自制,作為常備蔬菜,也常用來作為饋贈親友的物品。早在《越中便覽》中就有記述:“(梅干菜有芥菜干、油菜干、白菜干之別。芥菜味鮮,油菜性平,白菜質嫩,用以烹鴨、燒肉別有風味,慈溪、余姚、紹興居民十九自制。”可見那時紹興梅干萊的制作已極為普遍了。清時,梅干萊曾作為慈溪、余姚、紹興的“八大貢品”之一,制作極為講究,選料要精良,在清明節前,將芥菜、雪里蕻的菜心曬干,用金銀絲一小束一小束地扎起來,裝在小壇中鹽漬,待鹵汁回落,成熟后取出,晾曬、蒸熟,菜呈紅黑色后,在太陽下曬,這樣反復蒸曬多次,直至色澤紅亮,香氣撲鼻,最后裝入外面飾有人物山水的菜壇中密封。
據曾在清代制作過貢品菜的老人回憶,這樣精制的貢菜由慈溪、余姚、紹興知府和山陰縣監制,每年不過千把斤,菜壇上加蓋黃封,專人運往京城。據傳,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來紹興時都要品嘗用貢菜做的菜肴和菜場。如今,不僅紹興農民幾乎家家自制,戶戶常備,通年不斷,寧波地區的慈溪則是制作商品梅干菜為主。商品梅干菜年產在250噸以上,遠銷國內外。
先用清水泡半小時。然后,在水龍頭下,邊摘邊搓洗根莖和葉子。這樣才能洗干凈。并且保持營養成份。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