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8-12 11:02:37 編輯:5號網-wsy 15228
到了秋天,對于老年人來說身上很多疾病可能會高發,在秋天一定要好好注意養生,那么,對于老年人來說,在秋天有哪些不錯的養生秘訣呢?
1.調節飲食
老年人由于五臟衰弱,腸胃薄弱,如果飲食生冷無節,饑飽無常,勢必傷胃犯病。因此,秋季老年人應少吃多餐,多食熟軟開胃易消化之物。另外,由于秋季氣候干燥,易犯津傷秋燥癥,因此,在食物選擇上應以甘平潤燥、養肺生津之品為主。如:梨、百合、麥冬、荸薺、山藥、豬肺、蓮子、藕等可多食;也可適當加些滋補中藥煮粥、泡酒飲用,如杞子粥、黃精粥、玉竹酒、柿子酒等,對扶正防病有積極作用。
2.注意起居
“一場秋雨一場涼”,秋季,溫差變化較大,氣溫偏低,風寒邪氣極易傷人,加上老年人抵抗力和適應能力降低,尤易患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肺心病,甚至發生心衰而危及生命。因此應注意防寒保暖,有條件的可堅持用冷水洗臉、擦鼻,甚至冷浴,以提高耐寒防感冒能力。
3.調養精神
秋令肅殺,自然界凄涼的景色容易導致老年人悲觀傷感的消極情緒。研究發現:不良的心理刺激,會抑制人體免疫防御功能,易致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紊亂,從而導致許多疾病叢生,因此,老年人應特別注意精神保健,可適當選擇琴棋書畫、養花種草、玩物賞鳥等文化娛樂活動,以愉悅身心,陶冶情操,安度晚年。
4.重點防范
秋季的特殊氣候特點,極易發生“秋燥咳嗽”、感冒、慢性支氣管炎發作、胃病、風濕病、哮喘及心腦血管疾病等。因此,老年人重點防范,結合自己體質情況,積極控制原發疾病,警惕秋季易發病的發生。
1、多喝水
秋季干燥容易損傷津液,所以應該多補充水,在秋季的重點就是養肺,可以多吃一些白蘿卜、山藥、百合、銀耳、蓮子等。飲食方面應該以滋陰潤肺為主,多吃一些核桃、芝麻、甘蔗、蜂蜜,這些食物具有滋陰潤肺的功效,少吃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大蒜、生蔥、生姜等,可以多吃一些山楂、新鮮的蔬菜。
2、合理的搭配飲食
老年人對于饑飽調控能力是非常差的,饑餓時會出現低血糖,增加了心臟的負擔,所以要采取少量多餐的原則,定時定量的吃飯。每次主餐的間隔時間要達到4到6個小時,每餐吃七分飽即可,老年人要適當的選擇粗糧,比如燕麥、玉米、小米等。
3、要多用用腦
秋季變冷了身體的血管會收縮,導致血壓的波動比較大,受到寒冷的刺激也會導致冠狀動脈痙攣,從而影響了對心臟的血液供應,容易誘發心肌梗塞和心絞痛。老年人可以多培養興趣愛好,這樣可以保持大腦的活躍性和興奮性,不會讓神經細胞快速的萎縮,要多參加腦力勞動比如打麻將、下棋等,能夠有效的預防老年癡呆。
4、注意身體的保暖
秋季早晚溫差大,要根據天氣的變化來增減衣服,在晚上睡覺時不能讓腰部、腹部和背部受涼。另外在晚上睡覺時,對于睡眠的環境要求很高,避免長時間生活在潮濕的房間里面。居住室內要通風,不要在居住的環境里面吸煙,這樣可以減少污染,經常性的使用濕毛巾來擦家具,這樣可以有效的調節空氣濕度。
1.每天一小把堅果
堅果真的是個好東西,是人體必需脂肪酸和維生素E的重要來源,而且還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鐵、鈣、鎂、鋅、錳等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對預防各種慢性疾病都很有幫助,但是不要過量吃,脂肪含量高不好消化。
2.少吃炒菜、多吃拌菜
燉菜和蒸菜等清淡少鹽的菜式。炒菜的烹飪方式不僅會增加油脂和鹽的攝入,不利于血壓和體重的控制,而且食用油高溫烹調產生的脂質氧化容易堵塞血管,增加各種慢性疾病的風險,老人四肢上的老年斑就是脂質氧化的結果。
秋季是進補的好時期,并不適合于所有的老年人進補,所以一定要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多和醫生進行溝通,不能盲目。多喝水,多吃含水分比較多的食物,避免出現胃病、感冒、慢性的支氣管炎。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