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1-02 10:13:25 編輯:5號網-wsy 3476
肌肉充血是很常見的一個現象,會出現酸脹的感覺,肌肉也會很不舒服,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下面5號網小編給大家講講肌肉充血是什么狀態?肌肉充血怎么辦?
充血對于肌肉的意義在于讓更多的血液進入肌肉,訓練時使肌肉擴容并輕微撕裂,訓練后為擴容的肌肉帶來更多的營養物質,在撕裂部位進行重建,從而使該部位的肌肉纖維增粗。肌肉充血在健美訓練中具有神話般的作用,一直被認為是促進肌肉生長的必需條件。 肌肉充血是健身或者運動以后產生的自然現象,所以健身以后都會感覺肌肉漲漲的,就是因為充血的原因。
1.運動后放松 運動后可躺在海棉墊或藤墊上休息片刻,平躺時腳放置的位置應略高于頭,或是與頭的高度平。切不可躺在有水汽的地上。休息片刻后可進行頭手倒立或是靠墻手倒立,時間3-10秒,可進行幾次,有利于下肢血液回流心臟。然后再抖動四肢,先抖動、拍打大腿或是上臂,后抖動小腿或前臂。
2.運動后按摩 運動后按摩是消除疲勞的重要手段。按摩的主要手法有抖動、點穴、揉捏、叩打、推摩等。首先是抖動四肢,主要是放松肘、膝關節以及四肢肌肉群;上肢常用點按穴位有偏歷、曲池、手五里、臂月需等穴,可解除手臂、肘部的酸痛和腫痛,以及肩臂痛、頸項拘攣等運動后造成的各種不適癥狀。下肢常用點按穴位有承扶、委陽、承山、昆侖、足三里等穴,可解除腰骶臀股部疼痛、腿足攣痛腰腿拘急疼痛、項強、腰痛、膝脛酸痛等癥狀。揉捏叩打時,先推摩大肌肉,后推摩小肌肉,一側推摩后,再推摩另一側。如是相互間進行全身推摩。背部的俞穴多位于脊椎旁開1.5寸處,推摩放松多以脊椎旁開1.5寸處和肩部的肩外俞、肩井、肩胛骨處的天宗為主,可解除背部疼痛、頸項強直。幾種手法結合可起到良好的放松效果,且恢復快。對人體的五臟六腑也有保健作用。
3.補充營養:運動后及時補充人體需要的營養,也是消除疲勞的有效手段.高強度訓練的運動員應該每天不斷地補充所消耗的肝糖,水分和鉀。而且,碳水化合物和水分應該盡可能快地在訓練后30分鐘內補充上以便迅速恢復體力。
4.睡眠:充足的睡眠保證體能和身體各技能的恢復。有效提高身體恢復力,降低疲勞。
5.溫水浴:洗溫水澡能使大腦皮層受到溫和刺激,對周圍神經有良好的作用。還能使肌肉的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使積聚在肌肉中的乳酸和其他廢物很快排出,從而消除疲勞。
訓練使肌肉收縮,心率提高,血液進入肌肉的量增大。排出量在特定時間內會因為肌肉內血液壓力的增大而被動增大一些,但顯然是不及在主動收縮肌肉的負重練習中被增大的進入量的。
入多出少,所以目標肌會在鍛煉時充血變大。鍛煉結束后,肌肉收縮強度迅速降低,心率也回落到正常狀態,則血液進入肌肉量減小,出入逐漸持平,則泵感漸漸消失,目標肌狀態逐漸恢復到正常。
就是因為這樣,訓練中選擇合適的重量和次數,就成了關鍵因素。
我個人覺得不應該把RM作為一個單純表示次數的單位來理解,而應是一個既表示次數又能讓人推導出重量的單位。
次數:我們都知道,8-12RM即重復8到12次,但是在何種情況下重復?如何重復?我覺得是負載能夠讓目標肌肉在完全的神經控制下完整地重復相應次數的重量,做完一組后,目標肌肉達到或接近最大充血狀態。
很多人在運動或者健身之后都會感覺自己身上的肌肉有漲大,甚至覺得肌肉線條更明顯肌肉維度也變大了一點。其實這種感覺正是說明鍛煉起到了效果,叫做泵感。所謂泵感,就是目標肌肉在相當強度的抗阻力訓練后,導致大量的血液涌向目標肌肉,此時,肌肉會產生膨脹的感覺,稱為泵感,這個過程稱為泵血。
根據一些研究,泵感實際刺激了肌肉的長期適應能力,促進肌肉圍度和力量的增加。因此,更好地了解是什么原因導致的泵感,可用于設計更高效的訓練計劃來取得更好的增肌效果。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