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8-29 16:51:56 編輯:本站整理 1397
之前寫得多的是油性膚質的人如何護膚,比如:控油、祛痘、毛孔及黑頭等問題。所以,留言區里有干性膚質的同學不樂意了。不是我厚此薄彼,一個是油性膚質的問題比較難解決,而且問題比較多,干性膚質在我原本得印象中,問題相對是簡單的,做好保濕,基本上很多問題就沒了。最近接觸了一些干性膚質問題的朋友,今天我把遇到的一些共性問題講一講。
不同的膚質,面臨不同的問題。油性皮膚一般來說,導致皮膚問題主要就是油脂分泌過多造成的。干性皮膚出現的皮膚狀況,則多半與缺油有關。人體分泌的油脂,本身就是最好的天然保濕材料。我們常說皮膚保濕的機理,簡單總結一下,主要是這樣幾個關鍵要素:
擋水:降低體內水分經表皮蒸發。在這個環節發揮作用的,一個是角質層屏障、一個是表皮的皮脂膜。干性皮膚缺油,所以表皮的天然擋水膜不如油性皮膚。
抽水:增加從真皮到表皮的水流量。保濕類的護膚品,會添加吸濕劑來發揮這個作用,比如丙二醇等。你們可以理解為抽水機的作用,皮膚保持水分,主要是靠由內往外抽水來著。
保水:提高皮膚的水含量。我們感覺皮膚干不干,主要是角質層的濕潤程度,保水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加強皮膚本身的保水能力,靠的是給皮膚補充天然保濕因子。
另外一種是,利用水合劑,釘在角質層淺表層,來存儲水分,比如:透明質酸,也就是常說的玻尿酸這類的大分子成分。干性皮膚的人,皮膚特別容易干燥。我們人體的排油系統非常智能,對皮膚的保濕很關鍵,它會根據皮膚的即時情況來動態調整。干性皮膚,本身就在這個功能上有點缺陷,要是皮膚護理不當,就會惡性循環,越來越麻煩。保濕做不好,對干性皮膚而言,就容易出現:皮膚缺乏光滑度、瘙癢、刺痛和伴隨燒灼感等癥狀。
角質層偏薄的人,皮膚的保水能力就不太好。
好處也有,如果皮膚護理得好,就會顯得更細膩,膚色更通透。這種膚況的人,容易造成屏障受損。所以,在清潔工作上,要特別注意。同時建議,在保濕產品的選擇上,可以多使用含有維生素B5(泛醇)的保濕產品,這個成分不僅是非常好的保濕劑,同時對屏障的修復有一定的功效。另外,有條件的,可以加強抗氧化產品的保養,干性膚質比油性膚質的人皮膚更容易出皺紋。提前預防,總是好的。
角質粗糙,也是干性皮膚比較苦惱的情況。
干性肌膚的人,相比其他膚質,容易出現角化異常,以及出現過敏起小疹子,而小疹子代謝后,還會留下痕跡。要改善和提升膚質,需要通過適當地去角質工作。而去角質,也算是個技術活兒,很多沒經驗的姑娘,一不小心就容易用力過猛,把自己弄成了敏感肌。簡直是左右為難。
我的個人建議是,先判斷自己屬不屬于角質層比較薄的,如果不是的話,可以給自己一個進階的步驟。先從簡單一點的開始,比如細顆粒的磨砂膏,不要太頻繁,溫柔一點磨。等到自己對自己的皮膚,和去角質的力度,都有把握了,再去適當試試酵素產品。果酸類產品因為會有去脂的能力,讓皮膚更干,所以我不太建議干性皮膚的人使用。
干敏皮膚
現在這種膚況的人越來越多啊,而且年紀也開始越來越年輕化了。對于這個群體,我的建議就是:保濕+修復。其他暫時先別考慮,盡量先通過增厚角質層,以及修復角質層的完整,來提高皮膚的抵抗力。皮膚敏感,到了最后,就好比腸胃特別糟糕的人,面對美食,只能看看,吃不到。養好皮膚,后續護理也需要注意,盡量避免刺激性的產品。特別是那種會讓你造成皮膚持續發癢和刺痛的產品。
另外,還需要強調一下:盡量別敷面膜。
皮膚干,就很想敷面膜來救救急,緩解緩解癥狀,但是面膜內的小分子防腐劑,以及香料等刺激成分,在敷臉這種形式的加持下,對干敏皮膚傷害最大。在使用水劑產品,比如一些活性成分添加比較多的高機能水,也會容易產生刺激。
這主要是因為,活性成分需要通過溶劑的幫助來滲入角質層。而這個滲入的過程,可能會帶入刺激性的小分子成分,比如色料、香料、防腐劑等。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干敏皮膚,對神仙水這樣的產品不耐受的原因。干痘皮膚,痘痘通常發生于油性膚質的人。
干性皮膚發痘痘主要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在青春期,受激素水平影響,油脂分泌出現異常。還有一種則是不當護膚造成的,我重點說說后面這種。
皮膚干燥,特別是在轉季的時節。干性皮膚的人通常會選用高油脂的高保濕產品。而這類產品是靠大分子的油脂,在皮膚表面形成連續性的膜,來擋水。皮膚突然開始變干,更容易異常角化,再加上這個時候,皮膚會代償出油,試圖想多分泌油脂來做保濕,而在這個過程中,高保濕產品中的大分子油脂又堵住了毛孔。痘痘就爆出來了,往往還一爆不可收拾。
這個時候,如果你對這個狀況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你跑去買祛痘的產品來使用,對不起,大部分祛痘的產品都是為油皮設計的,又是控油,又是水楊酸去角質。太慘了,我們公司有位姑娘就是這樣的,我這是第三篇文章提到這個事情了。對于干皮發痘痘的人來說,保濕+抗炎(可選含茶樹精油類的產品),才是正道。
說保濕產品前,再強調一下清潔產品的重要性。不多講了,就提醒一下:溫和清潔很重要。
先說主流保濕產品。
因為技術的發展階段不同,保濕產品也有個迭代。目前的主流的產品,靠的是提高油脂對皮膚的封閉效果和持續封閉時間來進行保濕。使用這類產品的搭配上:水、精華、乳霜,該如何選擇?
標準選項:
水,主要功效是舒緩皮膚,給角質層在護理前補充點水分,便于后續精華類產品的吸收。
面霜,根據自己皮膚的狀況,以及季節來選擇油脂的封閉性。
秋冬比較干燥的季節,選擇礦油礦脂為主的高保濕產品。
夏季,則可以選擇一些牛油果脂、荷荷巴油為基質的保濕產品。
個性選項:
精華,根據個人的情況,來選擇提供給皮膚日常的營養成分,或是功效類成分。
這種路線的代表品牌:La Mer。就好像很多人說SK2是油皮的親媽,很多干皮則表示只有La Mer能解救她們。有人會喜歡這種厚油脂帶來的滋潤感,也有人非常不喜歡臉上糊著油膩的東西。而討厭油膩的干性皮膚在選擇保濕產品的時候,就會比較痛苦。能解決她們問題的產品,通常就很油。
不同于主流產品,我們的基礎護理產品,主要側重為皮膚補充日常所需的營養。通過增強皮膚自身的能力,來做保濕。
標準選項:
1號水,主要是均衡提供與皮膚結構相似的營養成分,比如:氨基酸、天然保濕因子等。
2號乳,除了增加從真皮層的抽水,以及表皮保水外,還側重于對角質層的調理,修復角質細胞縫隙、在表皮形成模擬皮膚的不連續皮脂膜。
個性選項:
功效精華,基本上不用皮膚日常營養的供給,所以更加偏重特定功效產品的使用。
比如:修復、美白、抗氧化、緊致等。
最后,我談談自己理解的護膚。
護膚,最大的難點就是:通用性商品與個體需求之間的適應性問題。廠商設計產品配方,往往會考慮通用性。而每個人的膚質、膚況,以及過去護膚中形成的皮膚問題,千差萬別。每個人都愛美,都會花時間、花金錢投入在護膚上面,然而很多情況下,卻是收效甚微。
除了商品本身存在的問題以外,還有就是缺乏專業的指導和同類型膚質的人互相之間的借鑒,沒有選對適合自己的產品搭配。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