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9-05 15:40:28 編輯:5號網-linyin 1639
有些人平時比較的愛跑步,但要注意對膝蓋的保護,一定要做好熱身運動,那么跑步對膝蓋有損傷嗎?下面告訴你跑步對膝蓋的影響。
骨科醫師表示,跑步可刺激軟骨修復一些自身的小損傷,人體撞擊地面會促進軟骨特定蛋白質的合成,使其更健壯。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流行病學家表示,人到了一定的年紀,比如40歲,軟骨每年都會流失一部分。如果你的膝蓋沒有毛病,每周以適當速度跑步5—6次,軟骨和關節將會非常健康。其實,跑步傷不傷膝蓋,取決于你是否用適當的方式來跑步,和跑步這個運動本身并沒有關聯。近年來甚至有許多研究報告指出,跑步對于膝蓋所造成的傷害根本不會比走路來得多。甚至,跑步還有助于鍛煉腿部與膝蓋周圍的肌群,延緩膝蓋退化速度,不用靠補品,年老時仍有健康強壯的膝蓋。
1首先跑步時要保持一個標準的跑步姿勢,這樣膝蓋的受力才會均勻,才不容易造成較大的磨損,跑步時注意控制人身體的重心,還要加大人的腳掌和地面的接觸面積,能有效減輕膝蓋傷害的跑步姿勢。
2還有一些人在跑步前,什么熱身運動都不做,直接開始,這樣人體的肌肉和韌帶都沒拉開,關節也沒有活動起來,貿然跑起來,是很容易造成膝蓋韌帶的拉傷,同時膝蓋關節部位的潤滑液分泌也不夠,容易給膝蓋造成傷害。
3有些人的運動不當也會造成的膝蓋疼痛。首先建議不要跑下坡路,盡量在平地上跑。更不要盲目的去做運動,在進行跑步,爬山等運動時,如果運動強度過大或姿勢不正確,往往會對膝蓋造成損傷。
如果你的膝蓋已經受過損傷,或曾接受過膝蓋手術,以及跑步姿勢不正確,則會增加關節炎風險。其次,超重9公斤的人不應該劇烈跑步,否則會壓迫膝蓋發炎,形成骨刺,并加速軟骨流失。要告別跑步傷膝,必須要保持體重。不論是何種運動,只要在陸地上進行,雙腿都必須承擔來自體重的壓力,所以維持較輕的體重的確能減少膝蓋的負擔。而對于體重較重,又想借跑步來健身或減重的跑者而言,初期搭配其他對膝蓋負擔較輕的有氧運動是較適當的做法,游泳與自行車都是很好的選擇。隨著體重減輕,再逐漸增加跑步的里程數,并維持規律的跑步習慣,你會發現,跑步是維持腿部肌力與控制體重的好伙伴,而不是膝蓋傷害的兇手。另外,正確的跑姿也是保護膝蓋的重要一環。正確的跑姿包括運用上半身與核心肌群來幫助跑步,以及正確的重心轉換;運用擺臂來帶動雙腿,保持挺拔的上半身,不要彎腰駝背。同時,善用核心肌群的力量來維持身體的穩定,減少跑步時膝蓋負擔的壓力。
1.糾正跑姿,前掌著地
注意不是腳尖!當然這不絕對,因人而異,不管什么跑步姿勢其實只要是踏地很輕或者沒有聲音就對了。
2.控制速度,穩定心率
有很多更具心率訓練的方法,這里推薦大家MAF。普通人學習跑步的通病是容易太快,快了就容易出現各種問題,這個方法幫助你很好地慢下來。跑步的時候,先熱身。熱身完畢跑起來,心率區間為[130-(180-年齡)],以邊跑邊說話不累為宜。
3.合理作息,保證恢復
良好的休息甚至比連續的跑步還要來得重要。有科學家做過實驗,兩組人一組每天都跑,一組有固定時間休息,結果發現休息組的成績更好。
4.裝備防護
膝蓋容易受傷,通過裝備來彌補也是一種方法。護膝可以起到支撐和保暖的作用,對于膝關節的防護特別明顯,需要其他輔助裝備來抵消這個壓力。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