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8-13 11:05:28 編輯:本站整理 2098
立秋后雞頭米已經陸續開始上市了,但是街頭一問價格才知一斤竟然要一百多,很多人直呼價格太貴了,孰不知其后有一些大成本的投入。那么,雞頭米為什么這么貴?雞頭米到底哪里像雞頭了?
雞頭米又稱芡實,是一種水生植物,味道清新恬淡,柔韌粘糯,以蘇州出產的“南芡”品質最佳。中醫認為,雞頭米具有很好的調整脾胃功能——秋涼后如馬上食入大量難以消化的補品,勢必加重脾胃的負擔,甚至損害消化功能。此時進補的原則是既營養滋補,又易消化吸收。芡實就具有這一特點:“其性平,味甘、澀。有補脾止瀉、益腎固精、祛濕止帶的功能。用于夢遺滑精,遺尿尿頻,脾虛久瀉,白濁,帶下等癥。”
芡實的果實,要經過層層去殼,最后得到白色果實,那才是真真的芡實,雞頭米,才能食用,芡實由于是天然生長,雞頭米仔的顆粒都是不規則形,每個雞頭米仔的厚度也不規則的,所有取之果實,必須純手工剝,沒有辦法用機器代替,手工撥,可以保證雞頭米的完整性,但是手工撥制產量沒有辦法批量生產,所以雞頭米的價格不斷的在攀升。
隨著近幾年,蘇州地區不斷的開發房地產,填地,填塘造房,造成蘇州地區可以種植芡實,雞頭米的地區越來越少,而且現在的年輕都不怎么愿意繼承種植,因為種植芡實雞頭米太辛苦了,所以現在蘇州雞頭米芡實的產量每年都在減產,現在蘇州市場出現很多北芡,北芡和正宗蘇州芡實的區別,在于口感,沒有蘇州芡實糯,甜,營養價值也沒有蘇州芡實高,現在蘇州芡實已經形成了,中秋送禮必備的佳品了。
提起雞頭米,人們可能首先會聯想到蘇州,其實芡實并非江南所特有,南起東南亞北至北大荒的池沼、湖泊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我國食用芡實的歷史十分悠久,江蘇海安青墩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就曾出土過大量芡實的種子,距今已有五千多年。
芡實常靜靜漂在水面的圓形葉子和破葉而出的藍紫色花朵與睡蓮倒頗有些相似,但葉面卻不像睡蓮那般光滑平潤,表面有著明顯的凹凸皺起,花苞和花葶上還生有細密的銳刺,相比睡蓮少了分靜美而多了些妖嬈與鬼魅。
芡實的花期一般在六七月,而果期則在八九月間。成熟的漿果為一頭帶尖的球形,大小和一只橙子相當,有些表面會生有細刺,連著粗粗的葉柄,遠遠看去好似一只雞頭,這便是“雞頭米”這個別稱的由來。
芡實適合食用的部分并不是果肉,而是球形漿果里的種子。剝去厚厚軟軟的果皮就能看見直徑約一厘米左右渾圓的種子,這一情形和剝蓮科的荷花的蓮蓬十分相似,圓圓的種粒好比芡實的“蓮子”。
“三伏池塘沸,雞頭美可烹,香囊連錦破,玉指剝珠明”,宋代陶弼的一首《雞頭》把夏末滿塘的果實和顆顆光潔如玉的雞頭米描繪的如此生動形象。
1、看形狀:芡實顆粒要圓整大小均勻。
2、看色澤:通過芡實的外觀色澤就能判斷芡實的質地好壞。如色澤白亮的,形狀圓整的無破損及附著粉狀細粒的,一般質地比較糯,是為新鮮的好芡實。如果顏色很白但沒有光澤的,這樣的芡實質地是梗性的。需注意的是,如果芡實的顏色白中帶黃,則可能是陳貨,其質地也是梗性。
3、口咬:不干燥的芡實容易霉變,鑒別是否干燥可以用口咬來堅定,齒咬松脆易碎的干燥,略帶韌性的仍含有水分。
4、鼻聞:如過聞到有硫磺味,可能蟲蛀后再加工的。這種芡實不應該買。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