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7 15:27:48 編輯:5號網-qiwen 0
一般我們過節的時候都是吃餃子是比較多的,但是聽說在夏季的時候是要吃面條或是餛飩的這是真的嗎?到底在夏至的時候吃什么比較好?
“冬至餃子夏至面?!边@句俗話說的是老北京另一民俗。因為地處黃河流域的北方地區,主要農作物是麥子,在新麥收獲之時,人們用新面制作喜面是喜慶豐收的最好方式。吃面條不但營養豐富能滿足人們的口腹需求,而且吃著巧手制出的眾多樣式的面條,還能給生活帶來多樣的樂趣。
“餛飩一吃,不長痱子”。江南地區夏至日講究要吃餛飩,說是吃了餛飩,可包夏日不苦夏,健康度過。相傳宋朝宮廷中,每年夏至,御廚們就會包夏至餛飩供帝后妃嬪食用,甚至宋朝宮廷還有一道“芒種餛飩”的著名面點。
1、享受收獲
夏至恰逢小麥收獲的季節,夏至吃面條寓意人們享受辛勤耕耘的果實,共享豐收的喜悅。
2、長命百歲
夏至是一年當中白天最長黑夜最短的日子,白天代表著生命,人們在夏至吃面條也寓意著自己的生命能夠像面條一樣長長久久的希冀,好比過生日時吃長壽面,也是寓意著長命百歲的美好希冀。
3、驅除邪惡
古代將五月看作“惡月”,夏至吃熱面寓意著驅除邪惡。
夏至面,也稱作入伏面,在北方的大多數地區,有著“立秋餃子入伏面”的習俗。夏至屬于二十四節氣之一,表示夏天即將到達最熱的時候的意思。夏至到來,夏天就真正要開始了,這個季節天氣酷熱,降水多,決定著農作物的產量。夏至吃面條是一種流行在全國各地的習俗,寄托著勞動人民對生活和生命美好的期盼。
夏至吃狗肉和荔枝,是嶺南一帶的人以借名想吃的“專利”。廣州粵語地區和廣西的欽州、玉林等地區的人也是非常喜歡吃夏至的狗肉和荔子的。據說夏至日的狗肉和荔子合吃不熱,有“冬至魚生夏至狗”之說,故此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習慣延續到今。
夏至食狗肉的風俗,民間有“夏至狗,沒路走”的俗語,意思是夏至這天,許多狗被殺掉,沒路可逃。民間說法是,狗肉性溫,大補元氣,屬性燥熱,僅適宜秋冬季節食用,夏天吃狗肉會上火,外熱加上內熱,對身體不利。但夏至這天例外,夏至這天吃了狗肉,不但不會熱氣,不會對身體引起不適,反而會對身體有益。大概是相生相克的道理吧。當然,夏至吃狗肉,也應適可而止,不要吃得太多,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等腸胃病。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