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4-27 18:14:59 編輯:本站整理 532
生魚片又叫刺身、魚膾、魚生,現流行于日、韓等地,起源于中國,在中國古代是常見的魚類菜品。是將新鮮的魚貝類生切成片,蘸調味料直接食用的吃法。而食材上淡水魚寄生蟲較海水魚多。
刺身并不一定都是完全的生食,有些刺身料理也會稍微的經過加熱處理,例如:
(一)炭火烘烤:鮪魚腹肉經由炭火略為烘烤,將魚腹油酯經過烘烤而讓其散發出香味,再浸入冰中切片而成。
(二)熱水浸燙:生鮮魚肉以熱水略燙過后,浸入冰水中,讓其急速冷卻,取出切片,即會呈現表面熟但內部生的刺身,口感與味覺上會有另一種風味。
裝好盤的生魚片上桌以后,食者先取一只小的空盤,再取一只裝有綠芥末的味碟和一只裝有日本濃口醬油的味碟,然后用筷子夾一片生魚片放在空盤中,先將少許綠芥末涂在魚片上,并將魚片折疊,再將魚片蘸上少許濃口醬油,然后送入口中即可。
建議生魚片不要常吃,即使想要品嘗美味的上魚片,最好到專門的餐館進行品嘗。
生魚片如果不新鮮,或是產自污染的水域,會讓眾多病菌在里頭孳生,重金屬超量,還有,寄生蟲亂竄,以下列出吃生魚片四大須注意事項,以免吃出一堆身體毛病:
醫師也提醒,愛吃生魚片的民眾,最好控制在兩三禮拜吃一次即可,以免受到生菌、重金屬、寄生蟲、海水污染源的危害。
順德的傳統小食:順德魚生一般以淡水魚為主,品質好的順德魚生以約750克的“壯魚”為食材,買回來后先放在山泉水餓養幾天,以消耗體內脂肪,令魚肉實甘爽。殺魚時在魚下頜處和尾部各割一刀,然后放回水中讓魚在游動放血,了無淤血的魚片便潔白如雪,晶瑩剔透,放血的程序若把握不好,魚肉帶紅色水分也多。片好之后要再放進冷凍一會,魚生才會爽滑和有甜味。進食時蘸以蒜片、姜絲、蔥絲、洋蔥絲、椒絲、醬油、花生碎、芝麻、指天椒、香芋絲、炸粉絲,再加上油、鹽、糖混合成的調料。魚皮則可涼拌。
多以養於沙塘中的草魚為食材,重三斤左右最為適宜。早上把買回來的魚放在清水里養著,到下午才去魚鱗、開膛,掏出內臟后將一層魚皮削去,然后沿脊骨取下左右兩邊肉,切除肋骨和魚腹。擦乾血污,把魚放在比較通風的地方,讓魚被風吹至富有彈性。晚上就可以切片食用。佐料分咸甜兩種:咸的是豆醬拌小磨香油;甜的則是三滲醬、梅膏醬,另備有一碟生切蘿卜絲或楊桃片。可謂色、香、味、型俱佳。通常在吃魚生會喝魚頭湯和吃魚片稀粥。
以拌(粵語稱為“撈”)的形式食用,故又稱“撈魚生”(拌魚生)現時的制法可追溯至清末,通常以海鯇為食材,買回來后養一個月,期間不喂食,讓魚體內的廢物排出,并減掉多馀脂肪。然后殺魚、放血、開膛,之后不能冷藏,要現做現吃。上桌時在魚生的表面放上檸檬葉絲,吃時魚生會有一股清香。配料可多至十九種,包括炸米粉絲、炸芋絲、炸麻花、京蔥白、姜絲、蘿卜絲、尖椒絲、指天椒、欖角碎、酸藠頭、生蒜片、花生、芝麻、白砂糖、白醋、花生油、鹽、胡椒粉。冬季先放魚肉再放配料攪拌,讓魚吸收配料的香味。夏季則先把配料拌勻再放魚肉,保持魚肉鮮美。魚肉以外的配料,放下去的先后也有一定程序,比例也要掌握得好,雙手各持一雙筷子,先把油、鹽、胡椒粉拌一下,然后把蔥、芝麻等配料倒下去再拌幾拌,再放油、鹽、胡椒粉拌幾下,再下炸米粉絲、炸芋絲、炸麻花等脆口配料,再拌幾下。進食時以筷子把拌勻的魚肉和配料一同挾進口。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