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3-23 11:19:36 編輯:本站整理 682
小小一個肚臍眼,可別太小看。肚臍,是中醫上一種很重要的穴位——神闕穴。神闕穴對于女性美容養顏,調理月經混亂很重要。那么,具體艾灸肚臍有什么好處呢?艾灸肚臍的最佳時間點是什么時候呢?下面一起來看看。
肚臍,位于腹部正中央凹陷處,是新生兒臍帶脫落后,所遺留下來的一個生命根蒂組織,屬于中醫經絡系統中任脈的一個重要穴位——神闕穴。神闕穴是全身361個穴位中唯一看得見、摸得著的穴位。對神闕穴名含義的解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指神之所舍其中,即生命力所在處;另一種是指神氣通行出入的門戶,為胎兒從母體獲取營養的通道,并維持胎兒的生命活動。
艾灸肚臍是綠色養生的方法,有健脾和胃、利水消腫、溫補下元、通經活絡、行氣止痛等作用。
1、調理沖任,溫補下元
沖為血海,任主胞胎,沖任督帶與生殖及婦人的經帶、胎、產息息相關,故艾灸肚臍可以調理沖任,理氣養血,固經安胎。臨床用于婦女月經不調、痛經、帶下、崩漏、不孕及黃褐斑、面色萎暗等證。
2、通經活絡,行氣止痛
臍通百脈,溫熱藥貼臍后,能夠通經活絡,理氣和血,達到“通則不痛”。適用于腸麻痹、痹癥,手足麻木及諸酸痛證。
3、健脾和胃,生清降濁
艾灸肚臍可增強脾胃機能,使升陽得升,濁陰下降,以健脾止瀉,和胃降逆。用于胃痛、反胃、痞滿、嘔吐、泄瀉等。
4、通調三焦,利水消腫
艾灸肚臍能激發三焦的氣化功能,使氣機暢通、經絡隧道疏通,能促進代謝,縮減脂肪。用治小便不利、腹水、水腫、肥胖等。
5、斂汗固表,澀精補虛
艾灸肚臍能收斂人體的精、氣、神、津,調節臟腑陰陽平衡,調整體質,使氣血調暢,營衛通利,幫助入睡。臨床常用于治療自汗、盜汗、帶下、久泄、夢遺、滑精、驚悸、失眠等。
6、防病駐顏,養生延年
臍為先天之命蒂,后天之氣舍,是強壯保健的要穴。臍療可增強人體抗病能力,有活化細胞、潤膚駐顏、緊致肌膚的作用。具有補脾腎,益精氣,抗老駐顏之功。用于虛勞諸疾,神經衰弱和預防保健,回春延年。
中醫認為,陽虛、氣虛人群更適合進行針灸療法。生病的人大多屬于陽虛體質。艾葉是溫性的,屬于純陽之物。艾灸能夠溫通經絡,祛除寒濕,補益人體陽氣。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陽氣最重的時候,兩者的陽熱合在一起,溫補的作用更強。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陽氣最盛的時候艾灸,補益的效果能夠達到最佳。
關于時間方面,艾灸沒有特別固定的時間。什么時間都可以灸。飯前飯后,早晚皆可,飯前只要不是太餓就行,飯后半小時至一小時就可以灸,太飽太餓都不能灸。
如果是按療程艾灸,前三次最好每日連續灸,每個穴位15—20分鐘,以后可以隔日一灸10天為一個療程。小孩子和老人艾灸的時間要短些。
總的來說,艾灸用做保健養生是比較靈活的,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舒適度選擇艾灸的時間。一般情況下,用艾灸條灸的時間可以短些,用艾灸器或艾灸罐因為比較溫和灸的時間可以稍長。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