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11-24 10:52:04 編輯:本站整理 519
現實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影響心情的事情,工作、生活、家庭等等因素的長期影響便會讓情緒一直處于非常糟糕的狀態,久而久之便會影響身體的健康也就是憂郁癥,那么你對憂郁癥了解多少呢?
憂郁癥中指的不只是心情不好,而且是心情不好的程度己經影響到身體健康以及日常生活的事務。
身體方面
體力不佳、胃口變差、體重下降、失眠、腹瀉或便秘。
情緒方面
情緒低落、非常容易傷心、動不動就哭、對什么事情都失去興趣(包括性慾)等。認知方面:看事情的角度全是負面悲觀、覺得人生沒有希望、無助感、自責、有自殺意念等。行為方面:焦躁、煺縮、睡眠增加、易怒。 若是在精神醫學專科的診斷標準則是必須符合下列9項中至少3項或以上,才可以診斷為憂郁癥,這9項準則如下:
憂郁情緒、顯著地興趣降低、顯著地體重減輕、顯著地體重增加、食慾增加、食慾減低、失眠、嗜睡、精神運動性激動、精神運動性遲滯、疲累或失去活力、無價值感、思考能力及專注能力減煺以及自殺意念。
包括遺傳大腦傳導介質的缺乏,如serotonin的不足或疾病造成。
包括個人氣質、想法、壓力及創傷,如喪偶、離婚、丟掉工作、財務危機、失去健康等。
社會因素等...
其它的原因包括:
長期使用某些藥物(如一些高血壓藥物和一些治療關節炎與帕金森癥的藥會造成憂郁癥狀)。
罹患慢性疾病如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癌癥與阿茲海默癥的病人,得憂郁癥的機率較高。甲狀腺機能亢進,即使是輕微的情況,可會造成憂郁癥。憂郁癥也可能是嚴重疾病的前兆,如胰臟癌、腦癌、帕金森癥、阿茲海默癥等。
完美主義及依賴性人格特質,及負面悲觀的思考習慣者。
常會出現「我應該」、「我絕對」、「我永遠」等詞,或是想法上面及扭曲,如容易以偏蓋全、非黑即白的二分法思考、選擇性注意,執著于一些負面的資訊、將對事件的感覺放大或縮小、災難性思考或過度性的自我責備、將過錯獨攬等,容易對自己無形之中累積壓力。
此外過去認為憂郁癥患者藉由酒精、尼古丁與改變心情的藥物來抒解憂郁癥的低潮;但新的研究顯示,使用這些東西事實上會促發憂郁癥與焦慮癥。約有30%的重度憂郁癥患者有酗酒與藥物濫用情形。
女性憂郁癥的盛行率約為男性的兩倍。
雙極性燥郁癥的發病年齡自孩童時期約5歲到50歲的年齡皆可發病;單極性憂郁癥平均發病年齡是40歲,約一半左右的人發病在20-50歲之間。
女性在20-29歲及40-49歲為二個高峰發病期,男性則是30-59歲為高峰。
在婚姻狀態下,婚姻穩定的人較少發生憂郁癥狀,缺乏親密的人際關係之人則較容易發生。
在社會經濟與文化背景下,雙極性燥郁癥的社會濟地位高于一般社會經濟的平均數。
<注>雙極性燥郁癥指的是燥郁癥及憂郁癥交互出現的情形。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