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9-10 09:54:02 編輯:5號網-hzq 7921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大家念到這首古詩的時候明白重陽節是要插茱萸的,但是這種叫做茱萸的東西真的存在嗎?有什么功效,是什么呢?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種常綠帶香的植物,具備殺蟲消毒、逐寒祛風的功能。木本茱萸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藥。佩茱萸,漢族歲時風俗之一。在九月九日重陽節時爬山登高,臂上佩帶插著茱萸的布袋(古時稱“茱萸囊”)。
這貨長這樣
山茱萸肉藥膳
山茱萸肉藥膳
山萸肉粥
原料:山萸肉15克,粳米60克,白糖適量。
制作方法:先將山萸肉洗凈,去核,與粳米同入沙鍋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白糖,稍煮即成。
服法:早晚各食1次。
功效:補益肝腎,澀精斂汗。
應用:肝腎不足之頭暈目眩,耳鳴腰酸,遺精,遺尿,虛汗不止,腎虛帶下,小便頻數。
注意事項:3~5天為1療程,疾病完全治愈后,即可停服,或再間斷食用一段時期,以鞏固療效。發熱及小便淋澀者不宜食用。
在重陽節這一天,按照我國民間風俗,人們除登高望遠、暢飲菊花酒外,還要身插茱萸或佩帶茱萸香囊。重陽節與茱萸的關系,最早見于《續齊楷記》中的一則故事:汝南人桓景隨費長房學道。一日,費長房對桓景說,九月九那天,你家將有大災,其破解辦法是叫家人各做一個彩色的袋子,里面裝上茱萸,纏在臂上,登高山,飲菊酒。九月初九這天,桓景一家人照此而行,傍晚回家一看,果然家中的雞犬牛羊都已死亡,而全家人因外出而安然無恙。當然這只不過是一個不可信的記載,但茱萸“辟邪”卻與其故事相關。
古代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藥,可制酒養身祛病。古人把山茱萸作為祭祀、避邪之物,傳說中戰國時期的楚王妃曾經佩戴茱萸首飾,于重陽日登高暢游,插茱萸枝、佩茱萸囊、飲茱萸酒、吟茱萸詩,極盡歡娛之樂。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
文人們于重陽結伴出外登高賞茱萸,尤其在唐代,白居易、杜甫、寒山等幾十位詩人均有吟唱重陽登高及插茱萸的詩。最為膾炙人口的是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曰:“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p>
茱萸是一種中草藥,常綠小喬木,樹幾乎可以長到一丈多高,葉為羽狀復葉,初夏開綠白色的小花,結實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實嫩時呈黃色,成熟后變成紫紅色。茱萸香味濃,有驅蟲祛濕、逐風邪的作用,并能消積食,治寒熱。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