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1-04 14:44:29 編輯:5號網-qiwen 0
除夕到來的時候這就意味著要正式的開始過年了,這過年的時候一般都是會有一些風俗的,那在除夕這天的時候都有些什么樣的風俗習慣呢?除夕到底是屬于什么日子的?
【祭灶】
祭灶又稱“送灶”或“辭灶”。古時人們認為灶王爺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便會給家里帶來幸福,可保佑來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要祭祀灶神,請求他上天后多說好話、吉利話。等到除夕夜,把“灶神”再接回來。
【掃塵】
民諺稱“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舉行過祭灶后,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掃塵之日,全家齊動手,用心打掃房屋、庭院,擦洗鍋碗、拆洗被褥,干干凈凈迎接新年。
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民間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貼春聯】
所謂貼花花,就是張貼年畫、春聯、窗花等。其中貼春聯的習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學,他每年都命人題寫桃符,成為后世春聯之濫觴,而題寫于桃符上的“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便成為有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副“春聯”。
后來,隨著造紙術的問世,才出現了以紅紙代替桃木的張貼春聯的習俗。
除夕,為歲末的最后一天夜晚。歲末的最后一天稱為“歲除”,意為舊歲至此而除,另換新歲。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時值年尾的最后一個晚上。除夕是除舊布新、闔家團圓、祭祀祖先的日子,與清明節、七月半、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祖大節。
除夕不是法定節假日。
年12月,發布了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新修改的辦法指出:將第二條第二項修改為:“(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本決定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所以如果你除夕那天加班,是沒有三倍加班費的。
1、打掃衛生,家庭大掃除,很多人會選擇除夕這一天進行大掃除,過年了都回家了,人手充足把里里外外清除一遍,過了除夕迎來春節就不能再動笤帚了,那樣可會趕走了福氣哦;
2、貼春聯,除夕那天最大的事情就是貼春聯,買好春聯、財神、窗花等,把家里的門窗都貼上,寓意明年過一個福氣滿滿,快樂多多的好日子;
3、放煙花、守年歲,以前除夕那天是要守年歲的,而且是要到一兩點鐘才能睡著,鞭炮聲不絕于耳,那天要放很多的煙花爆竹,寓意日子紅紅火火;
4、年夜飯、團圓飯,除夕的時候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團圓的時候,是不能來回串門的,一家人精心準備好一桌子菜,一家人其樂融融;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