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1-09 13:44:57 編輯:cwh 639
脂肪肝是很多人都有的疾病,很多人都說脂肪肝和糖尿病是有關系的,下面5號網的小編為你們介紹脂肪肝和糖尿病的關系,脂肪肝和肝炎的區別。
脂肪肝(非酒精性)與糖尿病的關系非常密切。糖尿病患者應做詳細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檢查,而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也應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測試,以檢查是否已患上糖尿病。
香港約10%的人口患有糖尿病。研究人員通過口服葡萄糖耐量測試,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患上糖尿病的比例。124名經肝穿刺活組織檢查確診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中,有60人已確定為糖尿病;另外64人并無糖尿病病史,但口服葡萄糖耐量測試顯示其中25人(39%)有前期糖尿病癥狀,另有15人(23%)被確診有糖尿病。研究還發現,患上糖尿病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有嚴重肝纖維化現象,而非糖尿病患者則完全沒有這種情況。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常見的肝臟疾病。華裔人口中約15%是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有可能發展為肝硬化及肝癌。
脂肪肝與病毒性肝炎只是臨床表現有相似之處,因為二者均不同程度地減低了肝臟的正常代謝功能,使肝功能發生障礙,從而引發出一系列胃腸道不適癥狀。然而者又有著本質的區別,因為它們分屬于兩種不同性質的肝臟疾病。
脂肪肝僅僅是肝內脂肪含量過多、脂肪細胞大量充盈于肝細胞內而引起的肝臟脂肪化。它并不是由于病毒作用引起的,而只是甘油三酯堆積所致的代謝性肝功能異常,故為可逆性的,一旦肝臟內蓄積的過多脂肪消除后,肝功能大多可以恢復正常,也不留下任何后遺癥。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種肝炎病毒所引起的以肝細胞損害為主的組傳染病,至少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和庚型7種類型。病毒性肝炎病人在病程中,有些可合并脂肪肝,其原因主要是急性病毒性肝炎恢復期或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進食熱量過多,而又缺乏足夠的活動,引起每天攝入熱量超過身體代謝的需要,進而轉化為脂肪積存于全身,脂肪在體表下積存過多表現為肥胖,脂肪在肝中積存則表現為脂肪肝。
所以說:脂肪肝決不是肝炎。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是具有傳染性的,但脂肪肝卻不是由于感染了肝炎病毒而引起的,而是肝內脂肪堆積所致,自然亦無任何傳染性可言。
黑木耳
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不僅可有效降低脂肪肝患者體內的血脂含量。而且可增加胃腸道的蠕動,促進機體代謝。助于及時排除多余的脂質與膽固醇,具有洗腸胃、排毒素、降脂、降膽固醇的作用。黑木耳對脂肪肝有預防及輔助治療的作用。
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不僅可有效降低脂肪肝患者體內的血脂含量。而且可增加胃腸道的蠕動,促進機體代謝
燕麥
其富含的亞油酸、皂甙素及水溶性纖維,可有效減少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進而改變血中脂肪酸濃度,對降低血清膽固酸、甘油三酯的含量是很有利的。
大豆及豆制品
屬于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品,其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維生素E和卵磷脂等成分。對保肝護肝、修復受損肝細胞、降膽固醇、降脂等方面都是有一定成效的。
玉米
玉米含有豐富的鈣、硒、卵磷脂、維生素E等,具有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玉米含有豐富的鈣、硒、卵磷脂、維生素E等。
玉米含有豐富的鈣、硒、卵磷脂、維生素E等,具有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玉米含有豐富的鈣、硒、卵磷脂、維生素E等
海帶
含有豐富的?;撬?,可降低血液及膽汁中的膽固醇。含有食物纖維褐藻酸,可抑制膽固醇的吸收,促進其排泄。在飲食選擇上可以說對防治脂肪肝是有利的。
牛奶
含有豐富的鈣能抑制機體內膽固醇合成酶活性,可減少膽固醇的吸收。
1.由于維生素缺乏可伴有貧血、舌炎、外周神經炎以及神經系統癥狀。
2.肝臟腫大常見,表現為輕度至高度腫大,但有時亦可見到重度脂肪肝在臨床上無肝大。
3.重癥脂肪肝患者可以有腹水和下肢水腫,其他還可有蜘蛛痣、男性乳房發育、睪丸萎縮、陽痿,女子有閉經、不孕等。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