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9-30 09:06:44 編輯:5號網-zhaowei 14867
隨著蟻獅在藥用價值這一塊逐漸被人們認知到,蟻獅的價格也是越來越高,養殖的人群也多了起來。那么,蟻獅怎么養?蟻獅吃什么?
可采取集體或單頭飼養。
集體飼養:可采用大搪瓷盤或25厘米×25厘米的塑料盤作飼養容器,但其深度必須達5厘米以上。在飼養盤內盛以2.5厘米厚度的干燥細沙。由于蟻獅有互相殘食的特性,密度不宜過大,其所設陷阱有一定的勢力范圍,2齡以每30平方厘米/頭為宜,3齡以每40平方厘米/頭為宜。1齡幼蟲個體及其所筑之陷阱均較小,可適當提高飼養密度,但當進入2齡后,必須進行部分轉移和疏散(蟻獅將所蛻之皮拋出在其所筑之陷阱邊緣,可以此為據)。
單頭飼養:由于蟻獅生活棲息需一定的勢力范圍,集體飼養無法提高飼養密度,單頭飼養則可提高飼養密度,并可保證不至互相殘食。用高5厘米、底徑3~4厘米、口徑5厘米的塑料杯或小瓷茶杯為容器,盛以2.5厘米厚的干燥細沙,每杯飼養1頭蟻獅。也可在上述集體飼養用的塑料盤中裝上縱橫隔板條,每隔板條間距5厘米,即可將上述塑料盤分隔成25個5厘米×5厘米的方格,均放入2.5厘米厚的干燥細沙,每格飼養1頭蟻獅,單頭飼養可從1齡直至結繭不用疏散和更換容器。
飼養蟻獅的沙質
據實驗結果,蟻獅對沙的來源和粗細有一定要求,山地型種類可用河沙,但沙必須過篩,以過40目篩的細沙為最佳,過28目篩的沙次之.大于28目篩孔的沙粒則不適宜蟻獅棲息和筑陷阱。沙灘型種類對沙質要求更嚴格,尤其是海灘棲息的種類,須用原采種地沙灘的沙來飼養,否則,不能筑成穩定的陷阱,在沙盤或飼養杯內經常遷移(沙面可留下移動路線痕跡),以致難于筑成陷阱,從而影響捕食。
蟻獅的飼料及最佳投食量
l齡幼蟲因個體很小.以食小型螞蟻和白蟻幼蟲為宜,每日或隔日投飼1頭。2~3齡可利用糧倉害蟲,如米蛾和綠豆象的成蟲或黃粉蟲低齡幼蟲等作飼料,有的地方和單位人工飼養米蛾,獲得米蛾卵作為繁殖害蟲天敵的寄主和飼料,則可利用已產過卵但未死亡的米蛾成蟲作蟻獅的食料。飼料在投飼前置于冰箱冷凍一段時間,以抑制飼料昆蟲的活動能力,便于蟻獅捕食。飼食時將食餌逐個投入,次日將已被蟻獅獵食后拋棄在陷阱中的獵物殘骸取出,以免下次投餌時與活獵物混淆,干擾蟻獅取食。
蟻獅攝取獵物營養的轉化率:在一定捕食間隔范圍內,隨著獵取時間間隔的延長而明顯增加,如每日、5日和10日投飼1頭米蛾成蟲,所增加的體重,順次平均為1.09毫克、3.02毫克和7.08毫克,如前所述,這三種時間間隔捕食者的世代歷期均在120天以內,因此,按每隔1個星期投飼1頭米蛾成蟲(已產過卵者,干均體重為14.45毫克)較為經濟合算。投餌間隔時間過長,超過14天后,營養轉化率反而會降低。前述每隔15日捕食1頭米蛾成蟲者,其中大多數個體(70%以上)由于捕獲食物時間間隔長,為了維持生命所消耗體內營養較多。結果捕食l頭獵物所增長的體重僅6.25毫克左右,至使體重增長緩慢,在當年內體重未能達到結繭化蛹水平,從而導致轄冬。但誘發越冬分化,在人工繁殖蟻蛉工作中卻有利于越冬保種。
——結繭和羽化
3齡幼蟲在結繭前停止取食,其陷阱底部呈現平緩,并出現遷移現象,向下遷移到飼養容底部邊緣處結繭。若是集體飼養,發現有幼蟲結繭,不要急忙處理,要待幼蟲全部結繭后,將飼養容器中的沙輕輕倒入篩中,篩出蟲繭,若繭附著在容器壁或底上,必須輕輕剝離,切勿將繭壓出凹陷,以免傷害蛹。然后將繭集中放入羽化籠中,不宜過密。必須在羽化籠中放入一些豎起的細樹枝或細竹條,供剛羽化的成蟲攀附,便于其順利展翅,否則不能正常展翅.將形成畸型個體,不能正常發育和交尾。若用飼養杯單頭飼養,結繭后在杯中放靠一根細枝條,并用塑料紗布蒙住杯口,或將放有枝條的已結繭杯直接放入羽化籠中,任其羽化。羽化籠的體積以40厘米×40厘米×60厘米為宜。
——成蟲的飼養管理
成蟲羽化展翅并排出幼蟲期存留在體內的一粒宿便,然后再去覓食。這時將成蟲轉移到圓柱形產前期飼養紗籠內,此籠不宜過大,以直徑16厘米、高20厘米為宜,便于飼養投食。每籠飼養成蟲10頭左右,不宜過多。
如前所述,其成蟲為夜行性昆蟲.故以午后接近黃昏前投食為佳。成蟲產卵前期約9~12天,在此期間,雌蟲腹部會逐漸發育增粗,卵巢發育成熟時其腹部中、下端膨脹。此時應將成蟲(包括雄蟲)轉移到更大的飼養空間,即昆蟲飼養網室,以便其飛翔活動及交尾產卵,飼養網室內要種植一些約1人高的小樹等植物(不宜過密,以便人在其間行動),供成蟲棲息及交尾時在樹枝上攀掛。地面鋪種草皮.在網室內的周邊放置誘集成蟲產卵的沙盤,盤內平鋪2.5~3.0厘米厚干燥細沙,每日檢查沙盤,仔細觀察,可在沙面察看到略為下陷的產卵痕跡。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