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4 16:46:49 編輯:5號網-lj 0
近兩年來結婚生育率是在不斷下降,現在不光是城市里不愿意結婚聽說農村現在也出現了恐婚恐育的群體了,這是怎么一回事?恐婚一般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2023回鄉見聞報告》的問卷結果顯示,無生育意愿的農村青年比例已經高達27.72%,比2021年寧波地區的數據翻了一倍有余,有一胎意愿的占比為38.04%,有二胎意愿的占比為32.49%,有三胎及以上意愿的占比為1.75%。
據紅星新聞報道,在社會發展的連鎖反應里面,農村年輕人已經習得了城市生活方式。90后、00后這一批年輕人,無論生活在城市里,還是農村里,在生活方式上已經沒有本質差別。
至于該現象出現的原因,有專家分析,在過去,彩禮是年輕人成家立業的一種保障。從社會學角度來看,彩禮本質就是財產的代際轉移。通過彩禮和嫁妝,財產從上一輩人轉移到下一輩人。
其次,最大的成本就是他要進城,要有一套房,為了在城市里面讓小孩接受比較好的教育。都市化的生活方式在逐漸地取代過去的鄉土生活方式。
一、親朋好友催促產生的逆反心理:或許在生活中有這么一類人,他們已經到了該結婚生子的年齡,但卻不原因這么早結婚。由此,就會有很多的親朋好友一直在旁催促。但在實際上,這種催促不僅不會起到督促的作用,還會讓人產生一種肥腸強烈的抗拒感。久而久之,就會誘發恐婚癥的出現。
二、擔心工作和家庭不能兼顧:這種病因大多出現在女性身上,畢竟現在是一個講究男女平等的社會。不論是男還是女都需要一份工作來養活自己,但結婚之后就面臨著要孩子。要孩子就要暫停工作,處理不好就會影響到自身的職業生涯,所以有很多女性會因為怕平衡不好家庭和工作而恐婚。
三、自有的時間越來越少:結婚之后個人的自由時間會被壓縮到很少,不僅白天要外出工作,下班之后還要回家做家務、照顧孩子。所以有很多的女性會因為害怕被婚姻束縛住,而產生恐婚的癥狀。
四、擔心處理不好婆媳關系。其實婆媳關系自古以來就是一種難以處理的關系,如果這匯總冠詞處理的不好,不僅會影響到夫妻雙方的生活質量,還會產生諸多困擾,也正是因此才會有那么多的女性恐婚。
恐婚的原因很多,首先要了解為什么害怕結婚,要去做具體分析,重點的方法就是接受系統的心理咨詢或者心理治療。從心理治療中去了解自己,面對婚姻時有這樣一些情緒反應,去找原因,找到原因以后才好去解決問題。
恐婚的治療重點是心理治療,一般不需要藥物治療,除非焦慮情緒較重,可適當給予小劑量的苯二氮?類抗焦慮藥,如地西泮、奧沙西泮、勞拉西泮等。
1. 對角色的恐懼
單身時,我們往往為自己而活,日子過得輕松又愜意;但進入婚姻后,我們在享受親密關系帶來的福利時,也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扮演好家庭里的角色,比如“妻子”“丈夫”“母親”“父親”“兒媳”“女婿”等等,每一個角色對應不同的責任和事務。
可以說,結婚意味著各種角色的疊加,我們要逐漸脫離孩子心態,開始獨當一面;要為人父母,養育孩子;要回報父母,照顧老人;還要承擔家庭經濟壓力,努力養家糊口等等;這些事情必定會讓一些人產生恐懼,擔心結婚不如單身好,于是變得恐婚恐育。
2. 對原生家庭的恐懼
有些人的恐婚,源于他們對原生家庭的失望。
可能他們父母的婚姻就是不幸的,可能他的家里有一個受了很多委屈的母親,一個脾氣暴躁的父親,或者一個強勢、控制欲強的母親,和一個懦弱、回避的父親;父母兩人爭吵不斷,家里的氛圍壓抑、沉重,他們很少感到幸福,于是他們從小就對婚姻不抱信心,覺得自己結了婚也不會幸福。
也可能他們在原生家庭中沒有得到父母足夠的愛,或者童年有過被拋棄的經歷,覺得自己是父母的累贅;這些經歷導致他們長大后不知道如何愛孩子,害怕結婚生了孩子自己也帶不好,或者害怕孩子遭受跟自己一樣的經歷等等。
這些原生家庭帶來的恐懼,會在根本上影響一個人對婚姻的態度,讓他變得恐婚恐育。
3. 對不確定性的恐懼
有的人到了適婚年齡,被父母瘋狂催婚,但他又不想妥協于父母的催促,和一個自己沒感覺的人在一起,于是開始排斥婚姻;也有的人和另一半談戀愛談了很久,感情已經到了平淡期,她很難再感受到另一半對自己濃烈的愛,于是開始擔心婚后另一半會不愛自己,所以變得抗拒結婚;還有的人談戀愛時和另一半有些矛盾遲遲沒有解決,很擔心婚姻倆人會過不好,于是拖著不結婚……這些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會讓人對婚姻產生強烈的恐懼,變得不敢步入婚姻。
雖然不同的人恐婚恐懼的原因不同,但說到底,這些原因只是表象,他們恐婚的根本原因,往往是他們害怕自己會陷入婚姻危機,而自己有沒有解決危機、抵御風險的能力。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