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2-06 10:02:14 編輯:本站整理 0
貼春聯大家應該都很熟悉,貼春聯是春節的習俗,貼春聯寓意很好,迎來甜甜美美的新春佳節,還增添了喜慶氣氛,預示著來年的好兆頭。
貼春聯是為了辭舊迎新,增加節日喜慶熱鬧的氛圍,是中國民間的春節習俗之一。春聯對仗工整、簡潔精巧,意抒發美好愿望,是國人們過春節的重要標志。春節貼春聯意味著春節正式拉開序幕,是對新的一年最美好的祝福。
最常見的春聯,以對聯形式出現,工整、對仗,這就是“門聯”。還有一些單條的春聯,上面寫了一些吉祥話,被稱作“春條”。春聯還包括正方菱形的“斗斤”,也叫“門葉”、“斗方”。還有一種春聯,是專門貼在大門兩扉的,叫做“門心”。古人相信單數才吉利,雙數不吉利,在古代,數字是很有講究的。比如佛塔的層數,就一直是單數,不是雙數,通常是七層或九層等。在大門貼福字,記的要貼單數,單數象徵吉祥,還有家門口不要單貼“春”字,可以貼福、招財進寶、門神等,因為古代,只有怡紅院會在門口貼“春”字。春節是除舊布新的日子,貼春聯除了增加喜慶之外,同時是為來年討個好彩頭,是華人過春節的重要標志。有些會寫毛筆字的人,會自己買紙寫春聯,而有的人會在超市購買已經寫好的春聯。這一習俗起于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不過,春節貼春聯是有禁忌的。家中如果有親人去世,2~5年內是不能貼春聯的。如果是人數眾多的家族,甚至會出現半個村莊過年不貼春聯的狀況。若是家里的長輩去世,有些家庭會連續十年都不貼春聯。當然,有些地區沒有那么多講究,過春節時會在自己家的窗戶和門上面貼一些春聯。在貼春聯之前,要先打掃下門窗,還要用到膠水,這些東西都要提前準備好。如果門窗上面本身就有春聯,要將春聯取下來,換上新的春聯。
春聯最早叫桃符。
戰國時代開始,富貴人家在大門的兩邊懸掛“桃梗”,或稱“桃符”。根據《淮南子》的記載,桃符是一寸寬、七八寸長的兩塊桃木,上面分別寫著“神荼”(shén tú)和“郁壘”(yù lěi)。有的桃符上,還畫著“神荼”和“郁壘”的神像。《后漢書·禮儀志》記載,“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左神荼、右郁壘,可壓邪驅鬼,這也就最早的“門神”了。五代十國時,公元964年除夕,后蜀之主孟昶,命學士辛寅遜在桃木上題寫聯語。辛大才子寫完后,頗有藝術造詣的孟昶,看了很不滿意。孟昶自己拿來毛筆,親自題寫了一副春聯:“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人們一直認為,這是中國最早的一副春聯。隨著敦煌遺書的深入研究,世界紀錄協會宣布:世界最早的春聯是“三陽始布,四序初開。”這副春聯記載在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敦煌遺書(卷號為斯坦因0610)上,該遺書記錄十二副在歲日、立春日所寫的春聯。該聯為排列序位中的第一副,撰聯人為唐人劉丘子,作于開元十一年(723年),較后蜀主孟昶的題聯早240年。“三陽始布,四序初開”打破了“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的世界紀錄,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早的春聯。宋代,春聯一度寫在桃木上,王安石在詩中記載,“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北宋《歲時雜記》記載,當時的人們,很喜歡把吉祥話刻在桃木板上。明代,“桃符”真正改稱為“春聯”。明代陳云瞻記載,春聯之名,始自明太祖朱元璋。清代的富察敦崇,認為春聯就是桃符。當時的文人墨客,進入農歷十二月之后,就在集市里書寫春聯,換些潤筆的費用。小年祭灶之后,大家開始張掛春聯,各家各戶,舊貌換新顏。
有的地區不讓女人貼對聯是一種習俗,最主要的還是貼對聯對于男人來說,更加得心應手。在很多農村庭院,大門都是非常高大的,張貼對聯需要搬梯子、踩凳子,爬高上低這種活還是男人最有利。有些愚昧的說法,說什么春聯是春的意思,女人貼對聯容易招春,這個說法完全立不住腳。還有說女人屬陰,男性屬陽,女人貼春聯陰氣太重,對家庭運勢不利,這更是沒有道理的。不論男女,誰貼對聯都一樣。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水煮蝦煮多長時間?水煮蝦煮幾分鐘?蝦,是海鮮中最常食用的一種海鮮。一般情況下,營養專家都會建議水煮……
女生說sp是什么意思?女人發消息sp暗示什么? n95口罩多久換一次 n95口罩可持續使用多少個小時 醫用外科口罩哪里能買到 醫用外科口罩藥店有賣嗎 airpods怎么調節音量 這個方法很簡單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