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11-16 20:45:05 編輯: 537
藥妝的效果比起普通化妝品好,但是限制也多一點,有很多誤區使用者們都不知道,看看你有沒有過這些現象,有的話趕緊改正吧!
化妝品如果要宣稱低敏感性,一般必須先經過反復的貼膚試驗,才能確定是否會有過敏的可能。不過實際上,許多化妝品公司并不會這樣做。因此,宣稱低敏感性的草本藥妝品一樣有可能造成皮膚過敏!
所有的藥妝品都會含有防腐劑,除非是像凡士林一樣油的乳霜,才有可能沒有防腐劑。因此,宣稱不含防腐劑的藥妝品其實是沒有意義的。
緊實度一般是指肌肉收縮所造成皮膚的張力。皮膚藥妝品一般并無法真正深入肌肉層使肌肉收縮,大部分的藥妝品或是面膜頂多是改善皮膚平滑度、色澤及質感。
真相:化妝品如果要宣稱低敏感性,一般必須先經過反復的貼膚試驗,才能確定是否會有過敏的可能。不過實際上,許多化妝品公司并不會這樣做。因此,宣稱低敏感性的草本藥妝品一樣有可能造成皮膚過敏!
真相:所有的化妝品都會含有防腐劑,除非是像凡士林一樣油的乳霜,才有可能沒有防腐劑。因此,宣稱不含防腐劑的藥妝其實是沒有意義的。
真相:緊實度一般是指肌肉收縮所造成皮膚的張力。皮膚藥妝品一般并無法真正深入肌肉層使肌肉收縮,大部分的藥妝品或是面膜頂多是改善皮膚平滑度、色澤及質感。
我國化妝品消費存在的7大誤區中,對于“藥妝”概念的認識錯誤最為明顯。我國并未就“藥妝”出臺過相關法規,有關部門亦沒有審批過藥妝的批文、批號,“即使是具有特殊功能的化妝品也不能叫做藥妝。”因此,藥妝品比化妝品更安全有效的說法在中國行不通。
“除此之外,我國化妝品消費認知中還存在的其他六大誤區包括:特殊用途化妝品肯定有特殊功能或特殊用途;防曬化妝品的防曬系數越高越好;產品名稱及標簽中的成分,在配方中肯定含有該成分所宣稱的功效;經過檢驗的化妝品都是安全的;檢出禁用物質等于違規添加,等于不合格產品;有不良反應的化妝品都是不安全的。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近年來,關于化妝品中檢測出禁用物質的新聞屢屢被媒體曝光,以至于公眾認知中,“檢出禁用物質”幾乎等同于“違規添加”。我國對不合格產品的認定依據主要依賴于檢測結果,而檢測結果只能證明“檢出”卻不能等同于“使用”。以“鉻”成分舉例說明,我國化妝品原料中禁用鉻、鉻酸及鹽類物質,但著色添加劑中允許使用CT77288,該著色劑中也含有“鉻”,如果在檢測結果中表明檢出這一成分,很可能“來自于生產過程中對著色劑成分的代入,甚至有可能來自于不銹鋼材質的生產設備中。”“違規添加”一詞應慎用,“有意添加才可以被認定為違規。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